雄安与通州:北京“新两翼”建设同属“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4月1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同样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定位,雄安与通州的关系成为“刷屏”焦点。“国家副中心”、“国家行政特区”、“副都”,针对雄安的种种解读猜想纷至沓来。在火热的民间舆情中,通州似乎一夜间“黯然失色”,乃至有“声东击西说”在网上热传。
在此背后,新华社4月1日通报中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八字,被视为“关键信息”屡被提及,成为民间情绪向雄安“一边倒”的重要砝码。
但记者注意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并非雄安新区“首提”,早在有关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官方会议和新华社重磅稿件中就已出现,落脚点亦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5/619/249.jpg
2017年4月2日,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内随处可见停工的工地和各类发展标语。 东方IC 图
连日来,人民日报、河北日报也相继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指明“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推动北京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前进”。
“副中心”热议
4月2日,一篇题为《雄安新区:一场声东击西的突袭式迁都运动》的文章在网上热传,作者罗天昊提出“通州是北京副中心,雄安则是首都副中心”,“采用通州造势,雄安落地,声东击西”,旨在“打破利益集团格局”。“声东击西说”同时也出现在一些“炒房”段子里。
财经专栏作者海松则将雄安新区视作行政特区——区别于工业园、自贸区的“第三代园区”,其本质是行政服务集聚地,而非“创造GDP的地方”。他认为,未来体制内外非核心企事业单位将剥离出北京,带来“大洗牌”,影响远超通州等北京新城的“物理变化”。
一位经济地理学家向记者表达了疑虑:“如果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而建的特区,属于河北省,可能难以达到通报所讲的目标。如作为未来国家首都特别行政区的一部分,那将要采取极其重大的措施——搬部分首都功能去那里——但这很难。”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亦抱审慎态度。他再三向记者强调,通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已在北京新编城市总规草案中明确,雄安新区地处河北,与通州分属不同行政区,谈不上北京“副中心”。其定位目前应以此前新华社报道为准(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其他多为地方上流传的猜想。
在回应3年前保定“政治副中心”传闻时,吴唯佳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我国宪法中只有一个首都,设置政治副中心远远超出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范畴,属于国家顶层设计的内容。
“外界盛传保定将成为北京政治副中心,恐怕是有人误解了‘副中心’的定位。我们解决北京城市病的思路叫‘多中心’,想让部分功能离开中心城区,有的甚至搬到天津、河北,借此形成副中心。但按照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这点没有变,因此核心政治功能不在剥离之列。”吴唯佳曾说。
“从北京中心城外围城镇布局长远来看,不会只有是通州一个副中心,(通州和北京)也不是正班长、副班长的关系问题。”吴唯佳向记者指出,应该有一个副中心体系,共同承担北京中心城的部分职能,使得北京外围城镇布局更为均衡合理,“不能一个扁担子一头挑,只向一个方向发展就会失衡。”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5/619/236.jpg
北京市广渠路通州段竖起“北京城市副中心”广告牌。 视觉中国 图
“千年大计”溯源
2015年6月中旬,北京市行政部门将搬迁到通州的消息传出,通州由此进入国人视野。
两个月前的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人们后来才知晓,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副中心转移。”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6月1日上午,在传达学习贯彻该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学习会上,北京市委提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在这次会上,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学习发言时提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是北京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契机、重大抓手。要深刻认识建设副中心是历史性的战略选择,以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设计建设,真正建成标杆工程,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
一周后召开的北京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近期工作要点,再次强调,“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事实上,今年2月26日,新华社发表长文《站在时代的潮头,筑造历史性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纪实》。文章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所指出的,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无独有偶,雄安新区也被提到“历史性战略选择”和“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高度。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5/619/256.jpg
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记者 权义 图
4月1日,新华网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有网友分析指出,“千年大计”更多面向的是北京,而非单指雄安或通州,“千年”之意不在远眺未来,而是回望历史——1012年,辽开泰元年,改南京幽都府为燕京析津府,直辖11县并统6州,为五京之一。北京算上作为陪都的历史,距今恰好千年。
非首都核心功能
“无论是通州副中心还是雄安新区,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首都建设成什么样、怎么建的问题,最终回答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学会会长杨开忠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是奠基期,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是起飞期,十八大之后就将是实现期,“不同时期对首都的要求、责任和使命,都是不一样的。”
杨开忠介绍,从首都功能来看,由原来的政治、文化中心现在增加了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从首都经济基础来看,由奠基期发展工业、起飞期转向服务业,到现在要求世界标准的高精尖经济结构;从首都品质来看,奠基期提的是“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到现在提出把北京建设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兼顾做好生产、生活和生态;从首都立地模式来看,从单一的中心城区拓展为多中心网络型区域结构。
4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办好建设雄安新区这件大事》指出,“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京津冀区域发展新空间。”
文章称,雄安新区在起步之初,就要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要同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有所分工,实现错位发展。
此前,3月28日,北京新版城市总规草案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公示。草案将通州主导功能确定为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通过有序推动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转移,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
“首都怎么建,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多点多中心建设。核心功能还是在北京。”在杨开忠看来,通州相当于北京的“省会”,承载北京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转移;雄安新区则承载部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转移,“不能说谁比谁高,往后都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和品质来建设,同时体现各自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特色。”
河北省社科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陈璐也向记者指出,雄安新区相当于“首都第二功能区”,“不一定是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本身,而是附属的一些东西给搬出来,由此带动居住人口和工作人口往外走,以及医院高校都往外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