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思密达粽子门”韩美女教中国人吃粽子
2010年6月,一个名为《韩国美女留学生教你吃粽子》的图片论坛贴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位自称是北京某大学留学生的韩国女大学生,指责中国人吃粽子不懂得讲究礼节,并拍摄大量图片手把手教中国人应该如何吃粽子。此贴一出,争议四起,并被称为“思密达粽子门”,引发了网友关于保护端午节风俗的热烈讨论。
韩国留学生“思密达粽子门”再次引爆中韩端午之争
今年端午是中国端午申遗成功后的首个节日,然而最近一则《韩国美女留学生教你吃粽子》论坛贴又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曾经的中韩端午之争再起,引发网民口水大战,此事件又被称为“思密达粽子门”。
在这篇名为“韩国美女留学生教你吃粽子思密达”帖子中,一位自称北京某大学韩国留学生先是摆出各种不雅造型举例说明北京人不懂如何吃粽子,然后又穿上韩服教中国人吃粽子时候要先注意礼仪,讲究卫生等等。
由于端午即将到来,这篇有争议性帖子迅速被转载到各大论坛,引起了网民极大的愤怒。针对韩国留学生的说法,有网友表示,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且端午申遗成功已经毫无争辩的告诉世界,端午节是属于中国的。而粽子作为端午节传统食品,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所以韩国人根本没有资格说这话。此种说法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但是也有网友表示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但是在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上,韩国显然走在了我们前面。
针对粽子引发的争端,民俗专家王至松表示:“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而粽子是端午节传统食品。在中国,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到了唐宋,端午吃粽子更是成为了民间普遍的习俗。现如今,粽子更是称为广大人民所喜好的食品。但对于粽子的吃法,我认为除了在正式场合上要遵守一定用餐礼仪外,没必要有太多限制。因为继承传统文化不光是摆样子,最重要的是要注重节日的内涵,增强对民族传统的认同。”
对于“思密达粽子门”引发的争论,王至松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而且现代传统节日商业味儿越来越浓,导致人们对于端午等传统节日越来越不重视。同时他也强调,目前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内涵的传播。
“思密达粽子门”引网友热议 端午节呼唤传统回归
中韩的端午节之争已经不是第一次引发舆论关注。2008年时,因韩国把端午祭注册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曾引起过广泛争议。时隔两年之后,“思密达粽子门”事件再次刺痛了国人在端午这个传统节日问题上的民族情感。记者走访了相关民俗学方面的专家后了解到,韩国的端午祭起源于中国的端午节,但发展至今已经和我国的端午节有很多差别,可以说两个节日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性特色。韩国的端午祭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而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吃粽子、饮雄黄酒、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则是中国的特有习俗。
与中韩两国在端午节问题上的较量相比,更引人忧虑的是国内民众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疏远。虽然端午节已经被列为我国的法定节日,但现代人对这一传统节日内涵的了解现状却十分引人担忧。记者在北京王府井街头随机采访了50名行人,发现能说出端午节准确日期“农历五月初五”的不足三成,超过一半的人对端午节的了解仅限于吃粽子和纪念屈原,仅不到六成的人知道韩国已经将端午祭申请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六成中没有一人能回答出韩国端午祭和中国端午节的关系与差别。
传统节日还需“传统”过。许多被调查者认为,之所以对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越来越不重视,除了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和精力有限之外,现代传统节日商业味儿越来越浓,也是造成人们对传统节日感情越来越淡漠的重要原因。一项关于端午节的网络调查显示,62.51%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们自己忽视了端午传统,不够重视。有37.49%的人认为,端午的商业味太浓了。有41.81%的人在端午节最想做的事是在家休息。
与之相关的是国内粽子生产厂家对于此事的反应。知名粽子品牌三全凌龙舟粽的产品经理王女士表示,端午和粽子都是中韩两国文化融合的一个见证,无论是中国,还是韩国,都非常重视端午节,粽子也都是两国人民喜欢的一种美食,所以要本着友善、历史的态度去看待所谓的争论。记者也了解到,龙舟粽今年在进行品牌宣传的时候,也非常重视宣扬端午节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如别出心裁地将粽子文化与传统叫卖文化相结合,在北京、上海、郑州、成都和武汉五地开展别具特色的粽子叫卖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也唤起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