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桂富:甜蜜的“守艺人”
本报记者 吴茶洪 文/图说起糖画,也许我们很多人都不会陌生。
忆起糖画,你是否还记得那挑担子的老人,那木盘上转得飞快的木杆,还有那惟妙惟肖的生肖糖画?
如今,在麒麟城有这样一位糖画手艺人,他把糖画当成了自己的事业,13年来一直用心坚守着这门传统手艺,他叫崔桂富。
从耳濡目染到孜孜以求
崔桂富的父亲也是一位糖画手艺人。受父亲的影响的,崔桂富从小便喜欢上糖画。在他的记忆中,刚懂事的那会儿,他除了喜欢吃糖画,更喜欢看父亲画糖画。在他内心深处,父亲的手如同拥有魔力般,用一把盛有糖稀的圆勺,轻轻松松便能把复杂的生肖图案画出来。
在耳濡目染之下,慢慢长大的崔桂富对糖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希望能像父亲一样拥有魔力般的手,用圆勺画出形形色色的图案。于是,只要一有空,他就会主动申请跟着父亲走街串巷卖糖画,目的是能学习更多的绘画技巧。
但是,崔桂富的父亲却不希望他走自己的老路。每次在他向父亲询问一些关于糖画的问题时,他的父亲总会说“手艺人,辛苦却不赚钱。你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找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然而,父亲的话,并没有浇灭他对糖画的热情。在兴趣的指引下,他还是掌握了糖块的熬制方法和绘图的基本技巧。
27岁那年,崔桂富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外出拜师学艺,成为一个专业的糖画手艺人。
经过半年多的拜师学艺,不论是糖块的熬制技巧,还是绘画手法和技艺,崔桂富都收获了很多,提高了不少。学艺归来后,崔桂富把学到的知识,一点点运用到实践中,逐步走上了专业糖画手艺人的道路。
从打单独斗到夫画妻随
反复练习熬制糖块和绘制各种图案后,崔桂富开始踏出了作为糖画手艺人的第一步——上街卖糖画。
“其实,我早就期待上街卖糖画的那一天。只是对自己手艺的不自信,所以,在家里反复练习,直到媳妇和娃娃都对我伸出大拇指的时候,我才做出了出门营业的决定。”崔桂富说,“不过,第一天,只卖出几幅糖画,但是,毕竟我迈出了第一步,心中充满了激动。”
迈出第一步后,崔桂富的步伐越走越坚定。从一天收入几十块到几百块,再到2014年在珠江源广场开起了“糖画专卖店”。开店后,生意也变得越来越好,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也变得比以往更加辛苦。“最多的时候,一天到晚画了300多幅糖画。晚上回到家中,抬勺子的手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崔桂富说。
看到崔桂富如此辛苦,他的妻子主动提出跟他学习糖画,希望在忙的时候能帮衬他。就是这样一个含有浓浓爱意的想法,他的妻子也学会了糖画,至今已六年有余,画出的糖画跟他画出来的一模一样,很难分清彼此。
除了画糖画,崔桂富还结合自己的书法特长,写起了糖字——根据顾客的要求,用糖稀写出想要的词句。他推出糖字后,前来光顾的顾客变得更多了。“相比起糖画来,喜欢糖字的人好像更多。”崔桂富说。
今年上半年,因为珠江源广场改造提升,崔桂富租用的铺面成了改造对象,他的“糖画专卖店”只好关张。“原本还想继续租用其它铺面开店,但看中的铺面房租都太贵,最终都没能谈成。”崔桂富略带遗憾地说道。
不能开店,崔桂富和妻子又采用了当初摆摊设点的方式卖糖画。曲靖外滩、麒麟水乡等游人较多的地方,便成了他们摆摊的首选。
“摆摊卖糖画要比开店辛苦的多。风里来雨里去的,碰到天气不好的时候,一晚上就只能挣到几十元。”崔桂富的妻子抱怨道。
传承始于热爱终于责任
除了抱怨,他的妻子还提出让他转行的建议。但面对妻子的建议,崔桂富“无动于衷”。
卖糖画是不能挣到什么大钱,顶多就是养家糊口而已,但我喜欢糖画这门手艺,不想就此半途而废——这些年来,正是这样的信念,才让他始终坚守在糖画艺人的路上。
源于这份坚守,他的糖画作品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近年来,他多次受麒麟区文化馆、部分小学和和企业邀请参加各种演出。2016年,他还被确定为麒麟区糖画非遗传承人。
“被确定为糖画非遗传承人后,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咱不能丢’这句话,尽管我不能很准确的诠释出来,但是,我内心深入对自己坚持的道路变得更加坚定。”崔桂富说。
崔桂富的大儿子是麒麟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他的老师经常会让他到黑板上画各种生肖图案。“我也没教过他,就连老师让他到黑板上画生肖图案的事情,都是听他的同学讲的。”崔桂富说,“今年年初,他主动提出要报名参加美术培训班,我没多问,就让他报了。”
翻开崔桂富儿子从培训班带回来的画本,看着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作,让我很难想象是由一个到培训班学习不到一年的小学生所画。我边看画本边打趣地问道:“这算不算也是一份传承?”他愣了一会说:“算,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