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籍北大学生参加国庆群众游行“凝心聚魂”方阵
编者按: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
在上午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上
由2232名北大师生组成的
“凝心铸魂”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
这个方阵中,有不少来自会泽的学子
会泽籍北大学生何仲华应约寄来此文
以飨读者
今年6月20日,我结束了最后一个科目的期末考试,匆匆收拾了行李,准备着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学校再一次作别。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回家,中心任务就是教弟弟仲辉填高考志愿,为他的高中生涯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22日,我坐在由北京西开往昆明的Z53次列车上。彼时,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团支部书记美娜老师打电话来说:“仲华,你知道国庆重大活动的事吗?”
其实学校组织人员参加国庆重大活动的事我早就知晓。在团委老师说明训练时间后,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甚至还联系了刚从学院毕业直博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直系师弟——2015年云南的理科状元刘德斌,成功说服他请示导师,报名参加活动。
七月,弟弟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随后还被会泽县委宣传部邀请参加了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和其他高考成绩优异的小伙伴一起,到处宣讲他们的励志故事。
7月27日,也就是弟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我踏上了返校参训的旅途。为期半个月的集中训练,过程总结就三句话:给参与活动同学们好评;给负责组织和保障的校团委好评;给第三分队指挥部领导的好评。
对于北大的学生,我一直习惯以第三人称视角来看待他们。在这之前,我对他们的印象是:学业优秀、思想独立,同时难以合作、难以管理。但是这次活动,全是自愿报名,因为保密而不能完全宣传的情况下,游行方阵、志愿者、联欢人员逾3000名。在我的认知里这是一个夸张的数字,因为我深知在北大,想要把超过3个人的小团伙准时聚集起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由于我所在的25中队全是数学学院的学生,破冰活动时,我担心出现没人参与中队工作的尴尬局面,于是主动站出来承担部分工作。
但后来我发现我多虑了,同学们非常积极,我们甚至需要竞选各个职务。虽然知道游行训练不会太辛苦,但我们每一名参与的人都迫切希望能够拿出最好的训练成果、把最佳的姿态呈现给全国人民。这一点在每天晚上的每日评议上完美的体现了出来。意料之外的是,建立在充足的理论知识和理性思考上的爱党、爱国、爱人民,这是经得住时间检验和困难考验的真情实感;开训之初,教官基本没提任何要求,但所有人在队列中没有小动作、没有噪音,这完全震惊了我,这种纪律性、团结性远远超出了我对北大军训的所有期待,所有人全程都无比配合集体工作,他们有理想、有纪律又无比团结。光是能结识这么多优秀的人,就让我觉得不虚此行。有如此多的高素质青年知识分子,祖国一定能够繁荣富强。
要知道,北京大学能够单独组成一个方阵是校领导经多方努力争取过来的。集中训练及后期加练、演练时,学校的后勤保障都是很到位的。单是衣服就发了3套,生活里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国最挑剔的学生的认可!组织训练中对学生意见的快速回应,所有决定都考虑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校团委书记王一鸣老师,提意见的电话和短信都快爆炸了。最喜欢的便是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引导。8月中旬,学校组织了一场联欢晚会。大家披着雨衣在怀柔基地看完了所有节目,一起蹦了次最正式的“社会主义迪”“爱北大、爱中国”是那一晚最浓重的情感和氛围,无数双眼睛和头发、衣服一起在那一晚湿润了。
第三分队指挥部两位导演对北大方阵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使得“北大标准”成为了整个群众游行的共同标准,形散而神不散的方阵、无比欢愉的情感表达、响亮的口号,这些都是从北大向全体游行队伍传开的。尤其口号,总指挥有拒绝过,一开始除了北大,所有方阵都没有口号,校领导拿着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北大的讲话去找总指挥,讲话中说:“我记得,1981年北大学子在燕园一起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今天我们仍然要叫响这个口号,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1981年,中国男排在世界杯预选赛上,3:2逆转赢了韩国队,口号便在那一天喊响,“振兴中华碑”至今屹立在学校第一教学楼旁边,已经成为了我向每一位来客介绍讲解的对象。群众游行的主题是“同心共筑中国梦”,它也是北大方阵的背景音乐,喊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的重任也交给了北大,足以体现了三分指对北大的重视和期待。
童子何知,躬逢盛会。虽然演练了三次,但最后正式表演时我仍然无比激动。那一刻,我感觉无比的幸福,感谢这个无比伟大的时代,感谢无比强大的国家,感谢无比美好的社会,感谢我的父母和所有亲友,让我有机会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框,同时也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
作者简介:何仲华,会泽县娜姑镇落水村人,201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6年起服役于武警部队,2018年退役后回北京大学继续上学。2019年10月1日参加了国庆群众游行,“凝心聚魂(北大)”方阵。
何仲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