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理论学习深入基层?三大途径解决问题
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心走实,走深是基础、前提,走心是关键,走实是目的和归宿。理论,要在基层得到落实,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服和支持,党员干部是最基本和有效的渠道。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有哪些途径可以推动基层理论学习走深?
途径一:激活制度网络
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理论要变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执政理念并进而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除了提高党员干部理论认知水平和政治修养之外,最重要的是在基层改革发展实践中,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学会把理论精神融会贯通,渗透在各种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中。
通过制度和政策“中介”,把理论转换成具体的改革发展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对理论的感悟力、感召力和信服力。只有通过体现理论内涵的“制度网络”,激活全社会参与“人民参与发展、发展为了人民”的改革发展热情,改革发展事业才会取得实质性成效,国家治理能力才会得到实质性提升,理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现代社会,只有符合实际的制度安排才能形成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社会的稳定机制。随着改革进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理论依据。
理论对现实的穿透力、执行力和推动力,源于理论在基层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制度化和政策化能力。只有把理论指导体现在“制度网络”和政策措施中,通过具体的、规范的、刚性的“制度网络”,才能激活基层群众全面参与改革发展的热情,落实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治国理政新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落到实处。
途径二:激励领导干部自觉意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励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意识。当前,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防风险、抗击打”的重要现实基础。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使命担当,把新时代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深入基层、落到实处,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对上不对下”,工作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地方和部门,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走走过场、装装样子、摆摆形式,以便应付领导和糊弄群众。在学习上不求弄懂弄通,入眼入耳不入心;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作为、懒作为、甚至胡作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仅严重阻碍了理论精神和大政方针在基层的实践,而且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基层制造、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使党和政府的利民惠民政策跑偏走样,使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流于形式,使改革发展政策在基层受阻,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理论要在基层得到落实,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服和支持,党员干部是最基本的传递渠道和有效载体,他们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是群众的样板、标杆、楷模。如果党员干部能够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清正廉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行使公共权力,全心全意、精准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新时代的改革发展理念就会深入基层,在群众中产生共鸣,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为民族复兴的基本推动力。 如果某些基层党员干部,说一套做一套,理论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甚至知法犯法、贪污腐败,乱用职权,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致使群众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这种状况会在基层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使当地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党的理论权威性和理想坚定性就很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因此,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真正让理论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牢记初心使命,掌好权用好权,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作好群众的表率。
途径三:激发全民实干精神
新时代改革发展理论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并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实践,“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业才能最终实现。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理论既成为党员干部的实践行为,又能深入基层、深入民心,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 初心就是党心民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主题教育就是要在激发党员干部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的同时,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让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到改革发展的大潮中,确立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确保人民群众是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成为新时代改革发展理论的践行者。只有“民心所向”,理论才能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才能发挥巨大威力。作为新时代理论的传播者,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理论真正深入民心。 要让理论真正深入基层、深入民心,发挥理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就必须优化社会环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理论之所以难以深入基层、深入民心,除了理论联系实际不紧密,理论的制度化、政策化程度较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和基本权利存在问题,也就是建立一个良性互动、相互协商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问题。
个别基层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推诿扯皮,对人民群众的监督打击报复,对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肆意剥夺,甚至公权私用、贪污腐败,这样做不仅凉了群众的心,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动摇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理论、理想和信念的支持,极大地阻碍了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和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热情。
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扬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真正投身到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充分落实的根本体现,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