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新民村:组织挺在最前沿 党员冲在最前线
新民村是宣威市田坝镇脱贫攻坚村,去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7户1002人。面对贫困,新民村党总支挺在脱贫攻坚前沿,以“三联三争”为载体,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让昔日的贫困村走上致富路。联建联营集体经济
全忠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新民村党总支牵头组建的党员先锋合作社,建成油茶果育苗基地1个,种植油茶果样板300亩,种植辣椒300亩、食用玫瑰200亩、柑橘300亩。依托革香河旅游扶持农家乐2家。采取2:3:5分配机制,提取当年利益的30%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50%用于合作社产业发展,20%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于维护人居环境、村级公益事业等。
“三子”产业充实钱袋子
产业是脱贫的支撑。新民村党总支做特“叶子”,投资160万元建成油茶果育苗基地。做大“辣子”,与坤太调味品厂签订合同订单收购干椒,贫困户每亩收益3000元。做强“果子”,种植板栗500亩、桃子150亩、核桃300亩,改良柑橘300亩。免费发放给贫困户4000株冰糖橙果苗,建成冰糖橙种植基地40亩。陈家村小组的林果种植户平均每户每年收入3000元左右。
“量身定做”提供服务
“房子是群众的根,病根祛除万木春。要把安置点建好,没有党组织就干不成。”新民村委会主任范文品嘴边常挂着这句话。聚焦安全稳固住房,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两大工程,解决229户住房安全问题,2个中心村安置点共安置175户467人。“从宣传动员到跟踪服务,从选址到施工,从搬迁到后续发展,党组织都挺在最前沿,党员都冲在最前线。”范文品说。
“三个一批”拓宽就业渠道
村民范苏香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靠老公每个月3000多元的打工钱维持生计,两个孩子正在读书。自从村里建起种植基地,她就到基地打工。“现在好了,在家附近就可以每月打工挣1800元,能够帮老公分担家庭负担了。”范苏香显得很高兴。
新民村党总支征集群众“就业心愿”,实施“三个一批”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开发生态护林员、卫生保洁员等公益岗位28个。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组织500多个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均带动家庭年增收3万元。不能外出的劳动力,与合作社、农家乐等签订用工协议,安排他们就近务工。
“传帮带”激发脱贫动力
范双军长期在外务工,经过努力小有成就。村里办扶贫产业,他决定将自己在外地开办的糕点厂搬回村,开办农家乐。他与周边群众签订蔬菜供应、劳务用工等协议,带动贫困户种植蔬菜、水果100余亩,稳定用工15个,解决了陈家村50%贫困户的增收难题。“作为一名党员,带领贫困户增收是我应尽的责任。”范双军说。党员范学敏带动12户农户养殖生态羊。设立“爱心公益超市”,引导群众“自强、诚信、感恩”,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刘宁 宁皓 通讯员 胡耀斌 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