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争创“五面红旗”提升发展能力
去年以来,宣威市在村(社区)中开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明和谐”五面红旗争创活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7月31日,记者来到东山镇八大河村,村间硬化道路干净整洁,村民的房子窗明几净,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村民正在凉亭里纳凉闲聊。在凉亭里闲聊的胡冬吉告诉记者:“这片原来是厕所,臭得很,通过改造后,改成凉亭,老年人有个坐处,有个玩处,比以前好多了”。八大河村从2018年6月开始,用了一年的时间争创了“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明和谐”五面红旗。八大河村党总支书记邱学尧告诉记者:“我们以争创‘五面红旗’为契机,通过党建引领作用,抓好班子建设,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制度,抓实‘三治’融合示范村建设。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八大河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整治工作。全村修建垃圾池3个、公厕7个,新建休闲观光凉亭3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19个垃圾桶,安装村间污水管道1100米等基础设施,栽植景观树185株。八大河村调解员邱光坤介绍说:“我们村从2017年开始通过网格化管理,以10户为团体,由组长、党员带领,分片区包干打扫清洁卫生,充分发动群众统一打扫,实现了家禽关养,‘三堆’变‘三园’。”
记者走进宣威市迤东菜籽油加工厂,一股菜籽烧熟的香味扑鼻而来,村民正在操作榨油机压榨菜籽油。八大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邱彩玉正在忙着把精炼好的菜籽油装瓶,她告诉记者:“我家中有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出不去打工,现在好了,来这里打工每个月有1800元收入,隔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邱学尧介绍:“我们村的菜籽油加工厂2018年10月开始筹建,今年4月完工,5月正式投入生产,在厂职工有2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八大河村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为载体,积极发展油菜、花椒、辣椒种植,油菜籽种植面积360亩,其中贫困户种植140亩,带动贫困户91户、348人。合作社保底收购东山镇全镇2000余亩的油菜籽。谈到菜籽油的品质,邱学尧说:“按照国家标准,菜籽油进行8项质检即可,我们进行了23项检测都合格。”
在脱贫攻坚工作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节点,宣威市通过红旗村的创建,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的能力,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给村干部实惠和鼓舞,推动基层各项工作整体发展。该市出台《关于在村(社区)中开展“红旗村”创建工作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紧扣当前工作实际,围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明和谐”各项工作的重点任务和目标要求,分类制定“红旗村”创建内容和评分细则。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把好推荐、评审、管理“三个关口”,严把推荐关、评审关、管理关。强化奖惩激活力,对评为相应“红旗村”的村(社区),由市委、市政府进行表彰奖励。“红旗村”创建结果将作为村(社区)和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符合有关政策和条件的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可优先作为乡镇领导班子人员或作为报考乡镇公务员经历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
自“红旗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宣威市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聚焦任务目标,强化宣传动员,鼓励引导355个村(社区)围绕“五面红旗”,深挖自身优势,明确创建目标,紧扣标准要求,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在创新和巩固上做文章,村村有亮点,有绝招。创评标准公布后,28个乡(镇、街道)两轮共推荐上报了1056面红旗,村(社区)对标对表开展创建的热情得到充分激发,“跳起来摘桃子”的预期目的充分实现。创建氛围日渐浓厚,创建成效日益凸显。
通过“五面红旗村”的评选,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树立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在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明和谐等各项工作中当先进、立标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辖区各项工作整体上水平、上台阶,实现基层党建水平同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同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群众生活环境和满意度同步提高。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共启动两轮评选,其中第一轮“红旗”147面,“五面红旗村”3个,涉及97个村(社区),406名村(社区)干部,1361名村(居)民小组干部受益。按照500、300、100的奖励性绩效奖励标准,2018年9月至12月下拨经费206.52万元。第二轮“红旗村”拟评选“红旗”310面(含复核),其中,“五面红旗村”5个,预计发放资金750.4万元。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秦玲玉 赵雄飞 通讯员 张杨 文/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