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四方“活水”浇灌扶贫产业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富源县始终把产业扶贫摆在突出位置,依托项目库的精准建设、管理、使用,将项目与村情、民情实现无缝对接,改变了过去“满天下雨”的扶贫模式和“大海捞针”的工作方式,有效解决了项目等资金、资金等项目的老问题,贫困村有了增收项目,贫困户有了致富产业,脱贫的信心强了起来。近年来,该县投入财政整合涉农资金近2亿元用于产业扶贫,近10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如期高质量脱贫。龙头企业带着增收
该县按照 “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产业扶贫思路,扶持197个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保底订单及原料收购等模式,带动21466户贫困户因地制宜持续发展优势比较明显的魔芋、烤烟、辣椒、山药、生姜等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截至目前,全县共扶持发展种植烤烟1.44万亩、魔芋0.64万亩、辣椒1.68万亩、蔬菜0.89万亩,中药材、黄桃、山药、花椒等0.83万亩,发展大河乌猪养殖13552头、肉牛养殖3287头,实现产业扶贫收入25214万元,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先后通过投入各类项目资金900多万元扶持培育壮大云南满地金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把公司打造为辣椒种植、仓储、加工、销售一体化企业,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不断提高。公司仅2018年就采取保底价订单收购模式带动墨红镇323户贫困户种植辣椒8000余亩,实现收入980万元,户均增收3034元。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县发展山药种植的龙头企业,目前在全县已带动贫困户种植山药4000余亩。2018年初投入600余万元建设的加工厂和3座冷库于去年8月份投入生产。该合作社法人陈佩说:“加工厂的建成完善了合作社的产销链条,贫困户种得出、卖得好,就能很快富起来。”
村(社区)创造条件增收
该县围绕“一村一品”,深度挖掘有发展特色优质产业潜质的行政村,由县乡行业扶贫部门负责抓好项目审核、检查、指导、验收等工作,确保产业落地生根,带动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十八连山镇卡锡村,2018年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了102亩烤烟,生产用工全部以贫困户劳力为主。村党总支书记何勇说:“烤烟种植生产期间,烟地里每天都有10人左右的建档立卡户劳力,烟叶卖出后共支付了12万元的工时费,户均增收1万余元。”中安街道寨子口社区组织318户贫困户种植魔芋1135.7亩,两年种植收成后实现销售收入193万元,户均年纯收入2万余元。大河镇采取“龙头企业+镇扶贫开发分公司+村服务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投资1100万元,在起铺村集中建设黄桃产业基地2200亩,林下复种辣椒、中药材、蔬菜1000亩,带动大河镇595户26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并普惠大河镇起铺村委会群众5000余人。通过贫困户进基地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三项增收方式,实现户均增收3450元。
扶贫政策驱动增收
该县针对高寒冷凉、土地贫瘠贫困区,对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的贫困户家庭,将产业扶贫资金入股集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行保底分红。富村镇水井村成立合作社,采取集中连片示范种植魔芋的发展方式,带动40户贫困户推行“保底分红型”方式种植魔芋100余亩,并与富村佳芋食品公司实施产品保底价订单合作,实现每户贫困户分红3000元以上。
通过土地流转,土地资源入股企业和合作社,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设施农业,进行集约化经营。十八连山镇新发村54户将654.3亩土地入股谷子地合作社种植山药,农户入股1亩土地实现年地租和收益分成2600余元。该村贫困户刘龙以7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并常年在合作社种植基地务工,实现年收入35620元。像刘龙一样既入股分红挣租金又务工挣工钱的新发村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收租金、分股金、挣薪金的“三金”新农民。
引进强商助力增收
该县在做好县内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立足长远,引进县外优而强的龙头企业合作发展。近年来,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公司+村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建设养殖小区发展生猪养殖,2018年7月,全县86个养殖小区已陆续投入运营,每个养殖小区年可出栏肥猪4000头,年利润可达60万元,同时带动3400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年收益3000元以上,带动86个行政村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最早投入运营的富村镇圆梦合作社在2019年1月底出栏了第一批生猪1616头,每头猪利润达到225元,实现单批生猪饲养收益36万元。
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深度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与云南善馨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软籽甜石榴种植5339亩,覆盖5213户深度贫困户,软籽甜石榴3年投产后,预计可实现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该县在引进今飞500万件汽车轮毂、500万件摩托车轮毂、万里扬300万台汽车变速器零部件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大长江摩托、西子航空板材等项目,实现水电铝材一体化、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园,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更多岗位。目前,该县工业园区提供就业岗位9985个,带动贫困人口2600人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今飞集团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解决112个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
据悉,6月中旬在昆明举办的2019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该县签约了1项协议拟投资额42亿元的煤矸石加工项目。此项目的顺利签约,不仅为富源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也为全县产业扶贫注入了“源头活水”。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郭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