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 发表于 2019-8-6 10:47:03

罗平:构建城乡一体森林网络

自2016年启动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工作以来,罗平县县、乡、村三级联动,23个县直部门配合发力,构建城乡绿化一体化布局、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创森工作格局,高起点、高标准全面促进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累计整合投入创森资金8.1亿元,围绕构建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 “五大体系”,以40项建设指标为核心目标,构建城乡一体森林网络。


城森相拥 三位一体

罗平县当前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52.4%,森林覆盖率38.46%。创森以来,该县坚持工程引领,重点推进,网格植绿,构建城区森林进城、郊区森林围城、远郊森林护城的创森格局。在树种选择上,选择种植生态树种、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留鸟植物,乡土经济树种,采取因地植绿,打造山水相依、苍翠欲滴、色彩斑斓的城市景观。新增城区绿化面积62.8公顷,新增、改扩建九龙大道绿化景观工程,实施太液湖城区中央公园提质改造,完成罗平花海大道花园式景观大道建设,完成鲁布革大道森林景观大道建设,完成长青大道绿化美化,新增城区公园绿地面积29.3公顷,新增北面山郊野公园1个,开展面山植被恢复93.1公顷,完成面山景观改造87.9公顷,完成立体绿化0.6公顷,新增森林社区2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城区绿化美化空间得到进一步增容扩展,城市景观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绿化攻坚 美丽宜居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罗平县实施三年城乡绿化攻坚行动,着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着力实施绿色村镇建设,着力加快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建设,着力夯实苗木培育,统筹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同时,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需求为目标,完成集中型村庄绿化105.8公顷,分散型村庄绿化381.1公顷;新增腊山街道坡衣450亩樱花森林公园1个,新增多依河湿地公园1个。新增森林城镇1个,新增森林庄园1个,新增森林村庄4个,新增长底乡发达村松林园、海林山庄,九龙街道小寨山庄森林人家3个,新增大水塘小学、金歹小学、羊者窝明德小学森林校园3个;新增鲁布革森林康养基地1个。以送苗下乡为载体,安排送苗下乡专项经费55.5万元,购置蓝花楹、桂花、杨梅、樱花等绿化植物4.39万余株,发动群众开展路旁、水边、广场、庭院、房前屋后植绿增绿,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建设“滇东之门、花园罗平”。


增绿致富 旅游唱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罗平县创森牢牢树立增绿致富理念,新增800亩森林采摘体验基地沃柑庄园1个,新增蜜蜂文化展示园1个,新增1000亩柠檬基地1个,对老厂乡核桃基地开展提质增效,巩固发展速生杉木产业。沃柑、柠檬等新产业与核桃、蜂蜜、生态土鸡、草山肉牛、林药林菌等传统产业交相辉映。2018年,罗平县林业产值达12.2亿元,人均涉林收入1877元;在城市内,城乡之间、乡村和乡村之间、景区和景区之间,大力开展绿色廊道建设,实施道路、水系林网建设工程。创森以来,道路绿化完成钻块线、发白线、金鸡至舍邦歹、小山门至大树林等县乡村公路570.75公里绿化,有效改善了路网、水网沿线自然景观,构建了覆盖广泛的森林景观廊道网络。罗平县依托优良的城乡环境,连续举办了20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活动,2017年至2018年,成功举办了徒步穿越那色峰海及摇滚马拉松等旅游推介活动,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养生等新业态突飞猛进,有效促进罗平旅游转型升级。

生态文化 凸显特色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罗平县强化生态文化传播,坚持生态建设久久为功,文化传播耳濡目染。成功申报旧屋基乡法湾村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使罗平县“全国生态文化村”达到了3个。2017年成功申报水沟林场成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年接待城市居民、中小学生森林体验、生态科普达5000余人次。2017年至2018年,先后建设2个县级义务植树基地,13个乡(镇、街道)建成26个义务植树基地,累计种植林木476.2万株。先后建成岩溶植物展示园科普教育基地1个,农耕文化教育基地1个。一批生态文化展示基地的建成,使生态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播,生态理念得到进一步巩固。2018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名木古树调查,建立管理数据库和管护责任制,传承生态文化。当前,植树增绿,爱护森林,保护生态,传播文化已成为罗平时尚新风。

如今,罗平县已基本形成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山水相连、林城相拥、林网相通、林居相依、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实现了城区增绿、通道连绿、水系扩绿、村镇增绿。

杨德书 文/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平:构建城乡一体森林网络